花間一壺酒,獨酌無相親。
舉杯邀明月,對影成三人。
月既不解飲,影徒隨我身。
暫伴月將影,行樂須及春。
我歌月徘徊,我舞影零亂。
醒時同交歡,醉後各分散。
永結無情遊,相期邈雲漢。
李白《月下獨酌》
花前月下是不少愛情故事的起點,不幸地,也是多少恩怨離合的終站。
從前滴酒不沾,如今偶然舉杯買醉,也不過在歌筵酒席間尋一夕之歡愉。人生苦短,年壽有盡,是聖賢豪傑的悲哀。對於平凡的小人物,原沒有任何牽掛,故人皆以逍遙為樂,樂於沉湎笙歌管弦之間,以忘卻塵世的苦惱!古往今來,常人皆嘆惜去日苦多,形役終日,在讀書考試之餘舞文弄墨;在教學和研究之餘談文說藝。就這樣,匆匆廿載,不得不嘆一句逝者如斯。一個明月高懸之夜,睡不著,像有甚麼未完未了的心事似的,重看二十年來的詩文,堆積如荒塚,叫我重拾已逝的青春。「這是我寫的麼?」一張張既熟悉又陌生的臉孔,那是充滿熱情充滿企盼的歲月,一幕幕已逝的光景如影隨形,鬼魅似地攪亂我的心思!
花間獨酌,既傷感又逍遙的一瞬,永恆已在彼岸,正等待你我到臨!
雲漢不遠,星星可作小舟。月兒也不會孤單,只要有人在月下,它永遠是光明的信徒。花間獨行,無非在尋找一個未完的故事……
2007年10月20日星期六
2007年10月12日星期五
問津者
在全球代的大趨勢下,人類面對著激烈的競爭。競爭可以帶來進步,但我們必須擁有與時俱進的知識,否則,在風高浪急的漩渦裡,只有被時代洪流捲走的命運!
在香港這個日趨貧富懸殊的社會,每天正上演一幕又一幕慘絕人寰的悲劑,它們被包裝成「新聞」,向匆匆路過的途人搔首弄姿!儘管我們多麼不願看、多麼不願聽,但時代的喪鐘已經敲響,誰願意繼續扮演那個掩耳盜鈴的傻瓜?
現代社會,知識已不屬於個人。我們應該有廣納百川,有容乃大的胸襟!
古時候「學在官府」,知識被貴族層層壟斷,孔子、孟子所以備受尊崇,因為他們能夠刻苦自厲,以生命的齒輪,奮力推動教育,最終成就不朽的百年大業。今天,學習已不再局限於課堂,傳授知識的不一定是在課堂上正襟危坐、說話有條不紊的好老師。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也令遙距學習成為時尚,正好彌補了課堂學習的不足。
不過,環顧四周,好的網站多如星斗,但值得一再造訪的,依然是鳳毛麟角!
身為一個現代人,我們有幸獲得正規的傳統學校教育,在社會上擔當著各種重要的或不被重視的崗位。可是,人的價值應該由誰來衝量呢?當社會上仍然有一個失學的兒童,我們都應該感到羞恥!因為,只有通過教育的鍛煉,孩子才擁有未來。
推動「終身學習」不再是高官們掛在口邊一句冠冕堂皇的口號,作為一個普通人,我們都有日常的職業,以賺取賴以糊口的生計。在工作之餘,也會聽聽音樂、閒聊幾句。但我們不會滿足於此!我們堅信:「知識就是力量」。
我們的力量不多,甚至是微不足道的,但我們明白到「授人以魚,不如授之以漁」的道理。這個學院,這個網站就是一份小小的心意,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開始。在建構的過程當中,一磚一瓦,一草一木,其實得來不易,盼望有心的同行者可以加入我們的行列,讓這棵理想之樹繼續開花、結果!
晉太元中,武陵人發現了桃花源,村中人不知有漢,無論魏晉。既出,處處誌之。尋向所誌,迷不復得路。我不是捕漁人,也不是劉子驥,但願有緣到訪的各位高尚之士,可以帶來更多的問津者……
在香港這個日趨貧富懸殊的社會,每天正上演一幕又一幕慘絕人寰的悲劑,它們被包裝成「新聞」,向匆匆路過的途人搔首弄姿!儘管我們多麼不願看、多麼不願聽,但時代的喪鐘已經敲響,誰願意繼續扮演那個掩耳盜鈴的傻瓜?
現代社會,知識已不屬於個人。我們應該有廣納百川,有容乃大的胸襟!
古時候「學在官府」,知識被貴族層層壟斷,孔子、孟子所以備受尊崇,因為他們能夠刻苦自厲,以生命的齒輪,奮力推動教育,最終成就不朽的百年大業。今天,學習已不再局限於課堂,傳授知識的不一定是在課堂上正襟危坐、說話有條不紊的好老師。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也令遙距學習成為時尚,正好彌補了課堂學習的不足。
不過,環顧四周,好的網站多如星斗,但值得一再造訪的,依然是鳳毛麟角!
身為一個現代人,我們有幸獲得正規的傳統學校教育,在社會上擔當著各種重要的或不被重視的崗位。可是,人的價值應該由誰來衝量呢?當社會上仍然有一個失學的兒童,我們都應該感到羞恥!因為,只有通過教育的鍛煉,孩子才擁有未來。
推動「終身學習」不再是高官們掛在口邊一句冠冕堂皇的口號,作為一個普通人,我們都有日常的職業,以賺取賴以糊口的生計。在工作之餘,也會聽聽音樂、閒聊幾句。但我們不會滿足於此!我們堅信:「知識就是力量」。
我們的力量不多,甚至是微不足道的,但我們明白到「授人以魚,不如授之以漁」的道理。這個學院,這個網站就是一份小小的心意,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開始。在建構的過程當中,一磚一瓦,一草一木,其實得來不易,盼望有心的同行者可以加入我們的行列,讓這棵理想之樹繼續開花、結果!
晉太元中,武陵人發現了桃花源,村中人不知有漢,無論魏晉。既出,處處誌之。尋向所誌,迷不復得路。我不是捕漁人,也不是劉子驥,但願有緣到訪的各位高尚之士,可以帶來更多的問津者……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