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6月2日星期六

一級國寶




北京故宮博物院借出三十二件屬一級國寶的古代書畫精品,以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,在香港藝術館分兩期展出。「國之重寶——故宮博物院藏晉唐宋元書畫展」焦點自然是北宋張擇端的《清明上河圖》。
「暖風薰得遊人醉,直把杭州作汴州」,宋代汴京城的繁華,現代人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,幸虧畫家以精妙的工筆畫法描繪將當時店鋪、人物、市肆風情細緻描繪,據說畫中出現的人物就有八百多,也因此出現大量摹本,是歷史、風俗、文化的綜合體。

香港一向標榜商業,如今有這樣一批珍貴的文化藝術來港,老師們一定要帶學生去看一看,上一課活生生的文化課、歷史課、美術課,探究一下北宋的歷史和風物。
  據說《清明上河圖》曾七次被偷走離開宮廷,包括有太監收起偷出宮外,由金至清朝多次被畫師摹本後偷走,最後一次是末代皇帝溥儀偷至中國東北,後被解放軍尋回帶返故宮。總計《清明上河圖》真蹟只有三次離開故宮,首兩次是到上海及遼寧,第三次便是到本港。我們能不好好珍惜嗎?
  除《清明上河圖》外,其他珍品還包括唐代馮承素《摹蘭亭序帖卷》、北宋趙佶《祥龍石圖卷》、晉代王珣《伯遠帖卷》、唐代閻立本《步輦圖卷》及南宋李嵩《骷髏幻戲圖頁》等。相傳王羲之《蘭亭序》真本已被唐太宗陪葬;馮承素《摹蘭亭序帖卷》,是摹模王羲之的真蹟,也是一眾摹本上最貼近原作的作品。
在一眾電腦字體充斥屏幕的時代,可以靜下來細賞書畫家也難得一見的墨寶,不是甚麼最新的立體動畫特技可以媲美的啊!

此外,王珣與王羲之齊名,其作品《伯遠帖卷》是代表作之一。南宋李嵩風俗畫的《骷髏幻戲圖頁》,畫作以骷髏比喻人生變化無常,是風俗畫所罕見的。在一片電影電視漫畫動畫充斥的時代,當甚麼都讓步於影音多媒體時,連文學也要攪攪新意,有所謂多媒體文學,不妨在長幅橫披之中流連半天,也許有意思不到的收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