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人面對大自然,有時顯得手足無措,以至於無能為力!
蘇學士認為浪花濤盡了幾許風流人物,而濁浪滔滔,亦足以令多少生命毀於一旦!當大詩人杜少陵於江畔獨步尋花之際,多少生命,消逝於兵燹之中?而當大家正陶醉在迎接元旦的喜悅當中,多少生命已在海嘯海難中給淹沒了!無論賢愚賤不肖,在死神的面前都只能束手無策。在南亞海嘯過後,在報章讀到很多感人的片段,但實在不忍讀下去了……
一瞬間至親離去的震撼,試問誰能忍受?
清代詞人朱彝尊有一首《桂殿秋》,詞云:
思往事,渡江干,青蛾低映越山看。共眠一舸聽秋雨,小簟輕衾各自寒。
想想看,一對戀人,共眠一舸,你思念著我,我也思念著你,卻無法相見相擁;而秋雨淅瀝,點滴直到天明。讀之不禁悽然!更何況是陰陽相隔?年年腸斷處,不是明月夜,沒有短松崗。腸斷之處,只能是椰樹下、沙堆旁!
當有一天,倖存者已兩鬢染霜,而回想起昔日一幕又一幕的歡樂情景,除了嘆一句「悲歡離合總無情」之外,生者又能為死者做甚麼呢?
別時容易,管他是少年中年,一個人聽雨,總免不了帶點傷感!而何況浪花如雨,淚,也如雨?
萬事到頭都是夢,明日黃花蝶也愁。
古人嘆良宵苦短,逝者如斯。悲夫!在一切不幸的事情過去以後,我們當學會好好把握今天,憐取眼前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