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童言童語》是一本學生作品集,是選本的一種。我國歷代都有各種詩文選本,最大型的要算是《昭明文選》,而最家傳戶曉的是《唐詩三百首》。一個好「選本」可以見出選者的「標準」,入選作品水準的高低也決定了它的流傳價值。唐詩選本多不勝數,為甚麼到現在還是以《唐詩三百首》為首選?在五萬多首唐詩當中,難道沒有入選的就不是好作品?因此,各年級的作品也不妨張貼在校園內,讓學生、家長寫寫意見,也可上載學校網頁,讓大家來品評,也是給予創作者最大的鼓勵!
古文大師韓愈認為學校老師的職責是「傳道、授業、解惑」。編書,是另外一個專業,是出版社的份內事。也因此,坊間所見的學校文集並不多。除了「經費」這個實實在在的因素外,有心的教師須付出額外的精力。我在當中學老師時也編過幾本文集,所以深明此苦,而苦中有樂。樂的是看到同學的作文變成「作品」,有機會藉此公開讓大眾品評,好像參與甚麼公開賽、國際賽似的。也許將來有一天,教育局可以統籌全港中小學的校園文集出版工作,教師的職責是推薦和撰寫評語,其餘的具體工作由專責部門主理,這樣,老師可以辦更多的寫作班,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帶學生遨遊創作的廣闊天地。
毋庸置疑,入選文集的都是好作品,但好作品是怎樣產生的呢?我想,學生的創作態度決定了作品水平的高下。以前把中學會考的試題給中三學生試作,題目是:〈星期天上茶樓的見聞和感受〉,結果學生把常吃的「點心」全部寫下來,密密麻麻的填滿了五百格,卻毫無「內容」,即言之無物。而且,錯字連篇累牘,也見出學生的學習態度不夠認真。要改變學生的創作態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首先,得從題目做起,看《童言童語》當中的題目:〈全自動考試機〉、〈天崩地裂時〉、〈與外星怪物做朋友〉、〈「機」餓鬼〉、〈我爸爸原來是女人〉、〈橡皮擦復仇記〉等,都令人有想看的衝動,開放型的題目可以容許學生有更多發揮的空間,只要學生有創作的需要,有寫作的動力,作品距離「言之有物」的目標就不遠了。
學生都期待著老師派發作文,而評語是對學生最大的回饋。假如學生每次發回來的作文,只有「內容充實、文句通順」八字真言,再求進步的動力就大大減低了。《童言童語》是個難得的校園選本,老師可以在指導學生寫作時作為範例,讓同學分析討論,藉以借鑑改進,那麼,這個選本的意義就更大了。
老子說:「治大國若烹小鮮。」我認為,小作家也可以寫大作品。為甚麼?如果作家的「小」是指年齡,年齡的小不等如寫不出好作品,小學生都有無限創意,有時候,篇幅短小的作品絕不比長篇大論之作遜色。柳宗元的〈江雪〉堪稱詩國的奇葩:
千山鳥飛絕,萬徑人蹤滅;
孤舟簑笠翁,獨釣寒江雪。
千古丹青妙手,也爭相以此為題,繪出不少動人的江天雪景圖。顧城的〈一代人〉也只有兩句:
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
我卻用它尋找光明
由此可見,學生從「小」做起是正確的方向。
最後,感謝張國柱校長、梁善營主任邀請我來校演講,在我與家長近距離的接觸當中,感受到大家都十分關注學生的成長,而這篇序言也是我對學校、對家長、對學生的一點心意。我謹與關心學生的家長和老師們,在文集出版之際,一同見証我們的小作家成長。我深信,有一天他們都可以寫出偉大的作品。
曹順祥序於香港教育學院中文學系
2008年7月24日星期四
2008年7月22日星期二
詩兩首
一《手鏈》
是您把我帶到香港
是您讓我葬身海浪
煩人的潮水討厭的夕陽
玻璃的傷口沒有感染沒有痛楚
躺在我身旁
魚兒咬斷了我的頭髮
海洋挾著垃圾潑在我的頂上
一頭白鷺眼睜睜看著
石頭打碎了我的肩膀
我抬頭盼望
一個大大的海浪
把我帶到遠方
二《島》
一個島
東邊是水
西邊是水
南邊是水
北邊是水
魚游著 風吹著
夕陽有浪漫的目光
島
依然一片荒涼
荒涼的沙
荒涼的岸
天天在等著
等待著藍天
和海風飛翔
是您把我帶到香港
是您讓我葬身海浪
煩人的潮水討厭的夕陽
玻璃的傷口沒有感染沒有痛楚
躺在我身旁
魚兒咬斷了我的頭髮
海洋挾著垃圾潑在我的頂上
一頭白鷺眼睜睜看著
石頭打碎了我的肩膀
我抬頭盼望
一個大大的海浪
把我帶到遠方
二《島》
一個島
東邊是水
西邊是水
南邊是水
北邊是水
魚游著 風吹著
夕陽有浪漫的目光
島
依然一片荒涼
荒涼的沙
荒涼的岸
天天在等著
等待著藍天
和海風飛翔
2008年7月3日星期四
語言的謬誤

生活語文﹕語言的謬誤 2008年6月19日
【明報專訊】楊千嬅在賑災活動中回應與丁子高傳婚訊時,表示「驚嚇程度」比「地震」更甚。語畢,這段話遭傳媒「炮轟」,結果身在美國的千嬅不得不馬上道歉。莎朗史東的「失言」更引來千夫所指:「我真是很不滿中國的做法!他們對達賴的態度太差,所以我覺得有些人對別人不好,然後現在輪到那些人(暗指中國)又有不好的事情(地震)發生,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種因果循環呢?」結果,內地網民群起杯葛她代言的商品、電影等。在這麼一場世紀災難之後,當全世界的人都不分你我、不分國籍,本人類的「良知」合力救災,這樣的言論就難免予人幸災樂禍之感!
語言的使用都有特定的場合和對象,「打比方」時更要細細思量,否則後果堪虞!好像去年底某高級官員曾說:「發展民主要循序漸進,一旦走到極端,有可能演變成類似文化大革命的局面。」眾所周知,「文革」是一場公認的「大災難」,而「民主」是大眾所嚮往的,是公民社會的基本元素,怎能混為一談?就正如當年某局長推銷基本法23條時所說,「希特勒是由民主選出來的」,同樣叫人震怒!希特勒是二次大戰的罪魁禍首,是「魔鬼」,是獨裁、極權的化身,而民主是「天使」,這樣信口開河是難以令人接受的。
以上的名人都自覺或不自覺地用了「論證」手法,以增加說話的力量,但結果卻令自己陷於僵局,為什麼?常見的論證方法包括引用論證、舉例論證、類比論證及因果論證,其中類比論證在中國古籍中最廣泛使用。《墨子‧小取》說:「盜,人也。多盜,非多人也。無盜,非無人也。」意思是盜是人的一種,所以可以說「盜,人也」,但在這兩個概念上同時增加一個新概念,兩者的關係就不能再寫成「A,B也」的形式了,所以「多盜,多人也」、「無盜,無人也」都是不對的。
「辦教育好似食白粉上癮一樣,雖然是辛苦,但當教到精靈的同學,便會忘卻辛勞,9月開學時又再辛苦一番。」人所皆知,「食白粉」是吸毒,是為害社會的,以「食白粉」比喻辦教育,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。同樣地,某官員又以澳門賽狗比喻教師要為學生訂立「看得到」的目標:「好似澳門跑狗咁,前少少有隻電兔,等佢搏命追,只要努力少少就捉得到。」「賭博」荼毒青年身心是不爭的事實,而「學習目標」卻是有價值、有意義的,因此,比喻是否貼切已經變得不重要,重要的是怎能把一般人都認為負面的、不良的行徑,用來比喻公認是正面的、崇高的理想?
《呂氏春秋‧察傳》:「夫得言不可以不察,數傳而白為黑,黑為白。故狗似玃,玃似母猴,母猴似人,人之與狗則遠矣。」如果有人通過以上的「類比」,說你像狗,你不跟他拚老命才怪!要知道,類比論證是一種實質論證,運用的是事物間或命題間的類似性,這樣所獲得的結論,只有概然性而沒有必然性,因此在使用類比論證時,必須千萬小心,才不至於發生謬誤。
文:香港教育學院中文學系高級專任導師 曹順祥
2008年5月10日星期六
沉甸甸的禮物
在優質教育基金展覽會上,看到自己以前主編的一輯中學教科書,定價32元,展覽期間賣25元,可當日就花了無數個晚上作審訂。不得不嘆一句「逝者如斯」……
在一個參展攤位旁,又重遇昔日的同窗,同窗把我介紹給她的同事們認識,此刻,我才驚覺時光的飛逝!不要說多少年了,只是,人生到底還有多少可以蹉跎的歲月呢?我想,只得加倍努力,才能為社會多作一點貢獻!
有時候,人在工作纏身時總不免抱怨,可是,如果把抱怨的時間省下來,再專注在工作上,也許能做出更加美好的成績。誰都想為人生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,但人總好逸惡勞,誰都不願意辛苦勞作。世間哪有不勞而獲的東西?手上捧著昔日沉甸甸的教材,心裡就感觸良多,也因此更珍惜身邊的一切,包括各攤位送贈的「沉甸甸的禮物」。也許,珍惜教育同工的心血就從「參觀」展覽開始。
在一個參展攤位旁,又重遇昔日的同窗,同窗把我介紹給她的同事們認識,此刻,我才驚覺時光的飛逝!不要說多少年了,只是,人生到底還有多少可以蹉跎的歲月呢?我想,只得加倍努力,才能為社會多作一點貢獻!
有時候,人在工作纏身時總不免抱怨,可是,如果把抱怨的時間省下來,再專注在工作上,也許能做出更加美好的成績。誰都想為人生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,但人總好逸惡勞,誰都不願意辛苦勞作。世間哪有不勞而獲的東西?手上捧著昔日沉甸甸的教材,心裡就感觸良多,也因此更珍惜身邊的一切,包括各攤位送贈的「沉甸甸的禮物」。也許,珍惜教育同工的心血就從「參觀」展覽開始。
2008年4月26日星期六
流行歌詞 時代倒影

明報:生活語文
文章日期:2008年4月24日
謝霆鋒早前獲奧組委點名主唱全球唯一的廣東獨唱版《We are ready》,容祖兒也參與演唱中央台奧運主題宣傳歌《相信愛》,鋪天蓋地的宣傳是否擋得住古巨基的《情歌王》?我不曉得。但《情歌王》是情歌的精華,王力宏、黎明、張學友、光良、劉若英、王菲、周華健、張惠妹……經典名曲幾乎都網羅其中,一時間令人有時空錯亂的感覺。
愛情是流行曲永恆的主題,是穿越時空的。流行歌詞也是時代的倒影,它反映了不同時代的面貌和價值觀。周旋的《天涯歌女》為什麼叫上一代人熱淚盈眶?梅艷芳的《壞女孩》、張國榮的《風繼續吹》,當時的年輕人有誰不會唱?因為,它唱出了一代人的心聲!所以,研究文學的人涉足流行文化固然不應視之為不務正業,文化研究者論性別角色、談私人空間、評社會現象,當然不得不為流行歌詞作專題研究。以許冠傑為例,他妙談美女愛情、綜論民生疾苦,《追求三部曲》、《雙星情歌》、《梨渦淺笑》、《加價熱潮》、《賣身契》、《制水歌》,首首經典,像《詩經》一樣風靡大眾。如果要了解不同時代的狀,流行歌詞就是一部社會文化的《四庫全書》。
每四天供水一次已成歷史,「又制水今晚點涼,成晚要乾煎真撞鬼」的感受,也許再難引起共鳴,但加價是個永恆的課題:80年代的前途問題、石油危機,百物騰貴,且看《加價熱潮》是否叫你心有戚戚然?「牛油又加 蠔油又加……可惜真金白銀貶晒值 無法啦 無法啦 佢加就加 都由佢啦 」;「家陣惡搵食 邊有半斤八咁理想」,1976年的《半斤八》反映升斗市民的生活,表達普羅大眾的心聲,也許更為「不朽」。
社會貧富懸殊,打工仔備受剝削,許冠傑是他們的「代言人」。今天,如果連特首曾蔭權也以「我要做好呢份工」為競選口號,一般打工仔的處境也就不言而喻了。因此,流行音樂往往「比那咒罵的人聲更美」(徐志摩〈再別康橋〉),流行曲之所以動人,有時候,比起無休止的叫囂謾罵更具有懾人心魄的威力,對推動社會文化可以有立竿見影的功效!
也許有人認為許冠傑的歌詞很「俗」,難登大雅之堂。以五代北宋的小令歌詞為例,原本就是在歌筵酒席之間演唱的,內容圍繞美女與愛情,曾經被認為是「俗」,後來文人用寫詩的方法去「填詞」,於是一步一步的「雅化」了,跟音樂分離了,「讀」的人也少了。因此,從本質上說,歌詞的「俗」似乎是天經地義的,通俗是它的根苗,只要不至於庸俗、猥褻就可以了。「見你咁靚真銷魂 我已變到瘟瘟燉 瀝瀝鶯聲真嬌艷 但願共結好鶯盟」(《春夢良宵》)你認為歌詞俗不俗?但記得這首歌的人已經不多了。
當禮賓府和立法會大樓前站滿了手持「標語」的「遊人」,當女孩都熱中於在NDS裏切菜刨瓜,當男孩都沉浸在PS3的格鬥廝殺,在虛擬世界公然挑戰道德倫理……我們的流行歌曲中反映了多少?巨星們,你們的歌曲應該呼應時代,為時代領航,還是繼續徘徊在時代的邊緣?談「情」,也應包括「世情」,即社會眾生相吧!歌詞雖然不是月旦人物、評是論非的劊子手,但也不妨是反映時代、補偏救弊的一面照妖鏡!
文:香港教育學院中文學系高級專任導師 曹順祥
2008年2月26日星期二
語言‧生活‧文化
【明報生活-語文專訊】2008年2月21日
「聽到嘟嘟聲,停低你至精。」這是誰都見過的地鐵 標語。內地作家王蒙見到了,公開提出批評,認為「停低」和「至精」都是廣州話,不應作為標語公開展示。事實上,廣州話的確有令人費解的地方,例如我們都說「食煙」,但似乎從沒有人會把一根香煙「吃掉」,「抽煙」、「抽菸」就名副其實了。但不得不承認,我們口中的「親子」、「炒魷魚」、「女強人」、「自助餐」都已逐步融入普通話當中了。
抽菸與食煙
現在滿街都是「自由行」,百貨零售業不得不講普通話,而學好普通話,掌握粵、普詞彙對應是第一步。比如我們習慣說的「麥當奴」應作「麥當勞」,聽內地新聞聯播,「布什」、「布朗」是誰?原來是美國總統布殊和英國首相是白高敦。世紀絕症是「愛滋病」還是「艾滋病」?弄不好,會鬧笑話。「小姐,我想吻你……」,且別給他一記耳光,他只是想「問你」吧了!從事中英文翻譯的人更要明白文化的差異,才不致於張冠李戴,像「幽默」這麼好的翻譯,即使語言大師也算是神來之筆。所以能夠音義兼通的例子並不多,像「浪漫」、「俱樂部」、「烏托邦」、「維他命」(內地叫維生素)等,大抵不會像「淡巴菇」(菸)和「德謨克拉西」(民主),成為塵封的歷史文獻。
日常用語最易反映文化轉變,「靚女」、「靚仔」、「消夜」、「埋單」都有大致對應的說法,例如「美女」、「帥哥」、「夜消」、「結帳」,但總覺不夠傳神。至於「過癮」就更難翻譯了,於是,這些詞語一下子就直闖現代漢語的禁地,在粵普大賽中贏了漂漂亮亮的一仗,其他的例子還有「巴士」、「的士」、「保鮮」、「套餐」、「海鮮」等,由此可見,「港式中文」自有其永恆的魅力!
有學者認為《紅樓夢》所以能夠在世界文學錦標賽中摘下桂冠,原因是小說400多個人物,語言都各具特色。語言是人物的靈魂,語言活潑多變,人物更顯得維肖維妙。由此可知,善用方言可以令人物更生動、更真實、更獨一無二。不獨小說,電影《色戒》中易太太跟王佳芝等幾個太太搓麻將牌時,用的不就是50、60年代的上海話麼?如果換上今天的普通話,恐怕就失色多了。可見作為藝術的文學和電影,方言所涵蘊的文化色彩不特沒有妨礙溝通,反而增強了感染力!
文言色彩漸褪
以前聽傍晚新聞報告:「一名男子遇襲受傷 」、「一名女子倒臥寓所」,都是司空見慣的。今天直呼「男人」、「女人」,似乎更為貼切。報章用語也有「夤夜」、「醉娃」等語,文言色彩很重,現在也很少見了。所以,語言是隨着文化及生活而轉變的。
語言不但因地區文化而異,意義也在無聲無息地漸漸改變。香港以前一直流行「減肥」,近年流行纖體、纖形,而台灣叫「瘦身」。在漢語中「肥」一般用在動物身上,例如「肥雞」、「肥豬」,人麼,應該用「胖」,例如「大胖子」。從文化上講,當然不一定瘦才是美,沉魚落雁、閉月羞花,四大美人誰也勝不了誰。只因當前的模特兒都流行瘦,結果美感全球化、一體化了,「肥胖」從中性詞降格成了貶義詞,於是人人談肥色變,女孩都都唯瘦是尚。
話說回來,在普通話熱潮中,方言自有其永恆的魅力,在藝術領域裏獨領風騷,但在公共場合,例如標語,「讀者」來自五湖四海,使用「共同語」自然是最理想的選擇了。
「聽到嘟嘟聲,停低你至精。」這是誰都見過的地鐵 標語。內地作家王蒙見到了,公開提出批評,認為「停低」和「至精」都是廣州話,不應作為標語公開展示。事實上,廣州話的確有令人費解的地方,例如我們都說「食煙」,但似乎從沒有人會把一根香煙「吃掉」,「抽煙」、「抽菸」就名副其實了。但不得不承認,我們口中的「親子」、「炒魷魚」、「女強人」、「自助餐」都已逐步融入普通話當中了。
抽菸與食煙
現在滿街都是「自由行」,百貨零售業不得不講普通話,而學好普通話,掌握粵、普詞彙對應是第一步。比如我們習慣說的「麥當奴」應作「麥當勞」,聽內地新聞聯播,「布什」、「布朗」是誰?原來是美國總統布殊和英國首相是白高敦。世紀絕症是「愛滋病」還是「艾滋病」?弄不好,會鬧笑話。「小姐,我想吻你……」,且別給他一記耳光,他只是想「問你」吧了!從事中英文翻譯的人更要明白文化的差異,才不致於張冠李戴,像「幽默」這麼好的翻譯,即使語言大師也算是神來之筆。所以能夠音義兼通的例子並不多,像「浪漫」、「俱樂部」、「烏托邦」、「維他命」(內地叫維生素)等,大抵不會像「淡巴菇」(菸)和「德謨克拉西」(民主),成為塵封的歷史文獻。
日常用語最易反映文化轉變,「靚女」、「靚仔」、「消夜」、「埋單」都有大致對應的說法,例如「美女」、「帥哥」、「夜消」、「結帳」,但總覺不夠傳神。至於「過癮」就更難翻譯了,於是,這些詞語一下子就直闖現代漢語的禁地,在粵普大賽中贏了漂漂亮亮的一仗,其他的例子還有「巴士」、「的士」、「保鮮」、「套餐」、「海鮮」等,由此可見,「港式中文」自有其永恆的魅力!
有學者認為《紅樓夢》所以能夠在世界文學錦標賽中摘下桂冠,原因是小說400多個人物,語言都各具特色。語言是人物的靈魂,語言活潑多變,人物更顯得維肖維妙。由此可知,善用方言可以令人物更生動、更真實、更獨一無二。不獨小說,電影《色戒》中易太太跟王佳芝等幾個太太搓麻將牌時,用的不就是50、60年代的上海話麼?如果換上今天的普通話,恐怕就失色多了。可見作為藝術的文學和電影,方言所涵蘊的文化色彩不特沒有妨礙溝通,反而增強了感染力!
文言色彩漸褪
以前聽傍晚新聞報告:「一名男子遇襲受傷 」、「一名女子倒臥寓所」,都是司空見慣的。今天直呼「男人」、「女人」,似乎更為貼切。報章用語也有「夤夜」、「醉娃」等語,文言色彩很重,現在也很少見了。所以,語言是隨着文化及生活而轉變的。
語言不但因地區文化而異,意義也在無聲無息地漸漸改變。香港以前一直流行「減肥」,近年流行纖體、纖形,而台灣叫「瘦身」。在漢語中「肥」一般用在動物身上,例如「肥雞」、「肥豬」,人麼,應該用「胖」,例如「大胖子」。從文化上講,當然不一定瘦才是美,沉魚落雁、閉月羞花,四大美人誰也勝不了誰。只因當前的模特兒都流行瘦,結果美感全球化、一體化了,「肥胖」從中性詞降格成了貶義詞,於是人人談肥色變,女孩都都唯瘦是尚。
話說回來,在普通話熱潮中,方言自有其永恆的魅力,在藝術領域裏獨領風騷,但在公共場合,例如標語,「讀者」來自五湖四海,使用「共同語」自然是最理想的選擇了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