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6月11日星期一

橫行天下




學生飯堂最近出現了標語,大意是反對家政科零學額,中文直排,我依習慣從右至左讀:「家政科零學額,反對二零零七至零八年度」,令人費解,從左至右讀才終於明白。換了是英文,大概不會出現這個問題。平日在學校視導,發現大部分均從左至右,橫行書寫,偶然看見有老師板書時直行書寫,但從左至右,總覺不合傳統,而老師對這個問題似乎不太在意。印象中,只有少數傳統中文學校,例如培正中學的作文紙是用直排的,大部分已轉為橫行,今日的學生,明日的老師,也難怪直行書寫的老師已成鳳毛麟角。
大學時曾跟名師學過幾年書法,柳公權、文徵明的楷書和行草寫得最多。可能是習慣吧,總覺得中文字直行書寫較自然,字體也較美觀,因此,教學時板書一般都用直書,微軟中文視窗系統也提供直書橫書以供選擇,不過,由於大部分人都用橫書,目下所見,平日收到的文件已極少用直書,只有登入台灣網站,才跟久違了的直書打個照面,很有一種「似是故人來」的親切感覺!
首先,我國傳統的書籍都從右至左,直行書寫及排印,看一看宋版書或名家書畫就會明白,問題是,現今是「橫行」的天下,書籍、報刊、雜誌,以至網頁、廣告,就很少見到直排的。這也許是大家不習慣直行書寫的原因之一。此外,書法沒落了、由讀書人必備的知識變成「藝術」。每年的學界書法比賽,已變成「寫字」比賽,大抵有「法」的並不多。毛筆組參加者愈來愈少,硬筆組有席捲天下之勢。
最近出版十周年中文詩集,就有評判認為近體詩必須直排的問題。其實,新詩和近體詩都可以直排,只是一般書籍是A5或32開居多,橫排可節省紙張,從閱讀言,橫排來回的幅度較小,據就對閱讀有幫助云云。另一種觀點認為,現代人可用英語入詩,如新詩有英語或外語,橫排也較方便。最後大會通過,以直排方式印行,也是對傳統的執著和堅持,不過,下一個十年,如果再出詩集的話,恐怕只有橫排的了,大家且拭目以待。
無論如何,目前是「中文橫行」的時代,要抗拒這股潮流並不容易,還是台灣一直堅持用直排印刷書籍,香港麼,早已「淪陷」了,記憶中,從華僑日報結業以後,香港再沒有直排的報刊了。
手上有一段中學時期參加公開徵文比賽的獲獎的剪報,直排,由上而下,一層又一層,像梯級,拾級而下,才把文章讀完,現在恐怕成為歷史了。
想起目前流行談全球化,以美國為首的世界化,英語是強勢語言,可是,如果像大部分人所預言,二十一世紀的是中國的時代,那麼,中文取英語而代之,成為另一強勢語言,屆時,中文直排會不會成為另一股潮流?
最近簡化字成為聯合國官方文字,繁體字優勢已一去不復返,漢語和普通話熱潮亦已風靡全球,下一步會是中文橫排直排的論爭麼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