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生活語文﹕港男港女
2009.6.11
【明報專訊】「上海男人竟然如此可愛:他可以買菜燒飯拖地而不覺得自己低下,他可以洗女人的衣服而不覺得自己卑賤,他可以輕聲細語地和女人說話而不覺得自己少了男子氣概,他可以讓女人逞強而不覺得自己懦弱,他可以欣賞妻子成功而不覺得自己就是失敗」。——龍應台《啊,上海男人》
雖然男女兩性不應處於對立面,但當討論女性地位、女性形象時,難免會以男性地位、男性形象作為參照。近日港女的討論仍方興未艾,像父親節一樣,論熱鬧程度,永遠比不上母親節,究其原因,港女之所以引起廣泛討論,因為過去一個世紀,兩性權力明顯有了很大的轉變。傳統女性是男性的附庸,男人可以三妻四妾,也因此,「齊人之福」是不少港男的夢想,準確一點,是幻想。但21世紀,女權高漲,女性地位早已與男性並駕齊驅,且猶有過之,「男人之苦」也就更加呼之欲出了。
其實,文中的上海男人,也不難在香港的大型超級商場找到大量「人辦」,而不少港男竟又樂意為之,豈不怪哉?今天,據說不少港男聯袂北上尋找另一半,在羅湖口岸用一卡兩號與愛人打情罵俏,而馬英九當了總統後,更多台灣男子在浦東機場抱着長髮飄飄的上海姑娘。這樣下去,兩岸三地之中,敵眾我寡,港女只能處於弱勢。在市場供求影響下,港女的出路大抵不出二途:一是自我增值,尋回昔日傳統婦女的美德,要溫柔得像飾演小喬的林志玲,即使沒有美少女廚神的豐姿和廚藝,也該有熊黛林一樣的身段和晶瑩亮麗的肌膚,或者舒淇的風情和嫵媚……,這樣,自然有大量港男心甘情願拜倒石榴裙下;一是壁壘分明,與港男徹底劃清界線,閨中密友自組女性小圈子,前呼後應,一起努力掙錢,買樓供車,自食其力,過其優皮生活,絕不仰仗男人。
電影《非誠勿擾》並非完全杜撰,現實中,找不到女伴的好男人確實為數不少,因着各種理由要再找個男人的好女人也多如牛毛,而天天埋怨好男人實在太少的好女人也充斥在SOGO和海港城之間。電影《保持通話》中,古天樂是現代版好父親形象之典範,跟朱自清《背影》中的嚴父形象自有天淵之別,而大S的慈母形象卻顯得陳舊而老套。現在看來,也許龍應台的《目送》寫父親、自己和兒子三代,更能表現出今天物質豐裕社會中父女、母子間之疏離,輕描淡繪之中,令人有種種難以言說的悲哀!
今天的白髮婆婆,昔日的如花少女。港男港女都需要成長的磨練。
也許,港男當上了慈父,不再吊兒郎當;也許,港女當上了慈母,不再任性刁蠻。但,這畢竟是也許。當你回頭看看近年離婚數字節節攀升,又不得不令人憂慮……。大家不妨嘗試列出好男人和好女人的十大必備條件,看看身邊的男女性朋友當中能擁有幾項的,你就應該明白,100年後,港男港女仍是個超級熱門的話題。也許,在立法會以外,不幸地,這樣的論題竟比五四、六四、五一二有更多值得討論的空間,尤其在互聯網這樣一個廣闊無垠的天地。
■作者簡介
曹順祥,曾任中學中文及普通話科主任,主要研究範圍包括中國語文、中國古典文學及普通話教學,已出版《以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》論文集,並主編由優質教育基金出版之《中國語文》初中版教材三冊。
文:香港教育學院高級專任導師 曹順祥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