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6月9日星期六

家長不好做





這是我第一次以講者身份出席家長講座。
講座的話題是「我手寫我口」,談中文科以普通話教學,以及與學習中文的種種問題。
走了十來分鐘路,坐下來,抹掉滿頭大汗,已有三十多對眼睛期待著我給予答案。是的,也許家長都抱有各種各樣的期望。我嘗試拉近彼此的距離,要家長們把今天的期望寫下來,看看在講座結束前是否都一一得到答案。我這要求當然是近乎緣木求魚的,因為,印象中,幾乎從來沒有一個講座讓我有過完全滿足的經驗。不過,我還是這樣要求,因為我相信,他們會從而思考到自己的位置──家長的角色。
於是我又談到如何協助子女學習中文的話題上去,比方說在家中設置小型圖書角,經常到公共圖書館借閱大量益智有趣的圖書等。這樣,家長開始投入了,專注於聽我講中文科以普通話教學,以及與學習中文的種種問題。在講座接近尾聲時,有家長提出怎樣教學生學習拼音的問題,我把她引導到作為家長的角色上去,教學是老師的責任,家長麼,責任在於鼓勵和督促學生完成,如此而已!這時,一雙雙充滿疑惑的眼睛左顧右盼,我知道校長和老師都在場,我便再作解釋。首先,家長沒可能甚麼都懂,即使懂得,假如家長長時間幫學生完成或改正功課,老師永遠不知道學生到底是不是已經完全學會了。我引用孔子的話: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悅乎?」學必與習配合,方可有成。而學生回家完成功課,溫故知新,是鞏固學習的重要過程,可是,現在的家長不是過分依賴補習,就是提供過多的「指導」,結果學生養成依賴的習慣,教師也無從得知哪兒是學生在學習上真正的難題。到考試時發現學生學不會,也許已來不及補救。前面的課程學不會,隨之而來的又跟不上,這樣形成一個惡性循環,留級的名額又奇貨可居,年年升班的結果,不少學子在會考時才恍然大悟,自己十多年的學習原來是一場夢!一場不折不扣的惡夢!
很多事情可以從頭做起,當然學習也不例外,不過,時間是一去不復返的,更何況,十歲以前的學習關乎一生,尤其是語言習得,家長們得好好為子女安排。因此,我提出「犧牲論」,要家長與子女一同閱讀,特別在晚飯後一起閱讀圖書,交流交流。「犧牲」三年時間去培養孩子,讓他一生受用不盡,這項「投資」應該是十分超值的吧!為了讓家長們心安,我還提出一些合乎期望的建議,例如一起唱歌、一起看電影──最好是普通話版本,以提升他們的語感。至於太太們愛看的連續劇,假如真的非看不可的話,我建議錄下來,留待子女上學後在家中看。這也許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。不過,我相信,只要家長持續看書七天以上,慢慢地,她們都會陶醉在書香的世界裡,那些影音媒體自會退居次要的位置。
一句話,現在的家長不好做!